發布時間:2016-03-16 閱讀次數:29315次
無論是全國“兩會”,還是此前召開的地方“兩會”,普惠金融都是大家共同關注的焦點。國務院發布的《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明確指出,“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融資擔保作為普惠金融的重要分支,在破解小微企業和“三農”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中發揮著積極作用。日前,廣東省人大代表、中盈盛達公司董事長吳列進提出,建議把融資擔保作為發展普惠金融的重要抓手。
記者:完善現代金融市場體系,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在現階段有何必要性?
吳列進:現代金融市場體系包括媒金融、脫媒金融以及普惠金融(融資擔保、小額貸款、典當、融資租賃、創投、互聯網金融)。其中媒金融和脫媒金融已經比較成熟和發達,而普惠金融依然處于探索發展階段。經過多年的發展,有些地區普惠金融已經形成了一定的體量和特色,但仍需將其作為現代金融市場體系的重要補充加以統籌。
原因體現在:從我國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看,這是結構性問題,而非周期性,主要原因是金融供給結構不合理。首先,金融服務機構有限。大型銀行在金融市場和業務中所占份額較重,這些機構大多傾向于為大型企業和小部分優質中型企業提供資金,真正為中小微企業服務的中小銀行、社區銀行、普惠金融機構數量偏少。其次,金融供給渠道單一。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主要來自以銀行為主導的間接融資,目前直接融資在社會融資總額的占比不足20%。再次,金融供給模式未能形成合力。除了銀行以外,國家和地方政府每年都有專項的財政資金用于扶持中小微企業,然而能獲得這些補貼的企業非常有限,特別是在經濟下行期,這些資金顯得杯水車薪,遠遠不能滿足廣大中小微企業的資金需求。
記者:融資擔保相對于其他普惠金融機構有哪些特點?
吳列進:融資擔保既為企業提供增信服務,又能為銀行提供分險,相比其他普惠金融機構,具有受眾面廣、融資成本較低、合作渠道較為成熟的特點。融資擔保是中小微企業在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兩種渠道中最為理想的信用服務機構,是解決當前金融供給渠道單一的重要抓手。2014年底,融資擔保是破解小微企業和“三農”融資難、融資貴難題的重要手段和關鍵環節,也得到了高層管理者的認可。在當前經濟形勢下,還需要政府發揮有形之手,進一步加以規劃和引導。
記者:去年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融資擔保行業加快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明了行業發展方向,您認為在落實過程中還有哪些工作需要做?
吳列進:根據各地融資擔保行業特點不同,因地制宜,規劃發展模式。在完善融資擔保體系建設方面,目前各地的擔保體系建設工作主要集中在新設政策性擔保機構方面。各地方政府還應該結合《意見》提到的國家擔?;鸷吞剿髡y風險共擔機制兩項內容加以考慮,盡快設立省級層面的擔?;?構建政銀擔風險共擔機制,以此降低存量機構的風險壓力。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如果僅靠政府、銀行或擔保機構單方供給都是困難的。因此,需要省政府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探索以PPP模式,整合地方政府、銀行和政策性民營擔保機構、優秀民營企業等各方力量共同參與?;鹬饕糜谠鲂藕头蛛U,對于優質和具有發展前景的中小微企業可有針對地采取“擔保+投資”的方式予以扶持。擔?;鸩粌H能發揮各級財政的聯動作用,還能引導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其中,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實現國有資本的保值增值。當然更重要的是,使銀行參與到風險分擔當中,才能更好地盤活銀行端的存量信貸供給,從而為實體經濟引入更多的金融活水。
記者:在優化普惠金融生態環境方面您有何建議?
吳列進:健全監管制度。盡快清理“僵尸金融企業”、地下錢莊等違規操作機構。對于合規的普惠金融機構實行分類監管,建立推動行業發展的正面激勵機制。注重政策性和民營機構的和諧發展。在發展政策性普惠金融機構的同時,要注意錯位發展,注重功能互補,尊重市場規律,營造公平競爭環境。避免因過低的政策性融資服務費率帶來的惡性競爭、滋生“尋租”等負面影響,挫傷民間資本的積極性。優化行政環境。加快推動各地級市的簡政放權,并全面推行“一門式”行政服務。對普惠金融機構給予更多的稅收優惠支持。
另外,建議鼓勵發展混合所有制,做強做優普惠金融機構。目前各地都已有一些發展較為成熟且優質的普惠金融機構,對于一些優質規范的機構,建議各級政府可適當參股,探索混合所有制模式,以充實這些機構的資金實力和信用等級,完善股權結構和治理機制,幫助他們進一步做強做大,為其他普惠金融機構起到標桿示范作用?!緛碓矗航鹑跁r報 記者:胡萍】